推薦產品

咨詢熱線:
0591-88235270
郵件: fjcthjjc@163.com
電話:0591-88235270
地址: 福州市閩侯縣上街鎮學園路2號福州大學科技園2號科研樓(中領科技大廈)三層
-
產品詳情
序號
檢測項目類別
檢測項目/參數
檢測標準(方法)名稱及編號(含年號)
限制范圍
說明
序號
名稱
6
公共場所空氣和室內空氣
6.1
采光系數
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第1部分:物理因素 GB/T18204.1-2013 第9條 采光系數(直尺測量法)
6.2
風速
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第1部分:物理因素GB/T18204.1-2013 第3條 室內風速(電風速計法)
6.3
濕度
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第1部分:物理因素GB/T18204.1-2013 第4條 相對濕度
6.4
細菌總數
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第3部分:空氣微生物 GB/T18204.3-2013 第3條 細菌總數
《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 第4部分: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》GB/T 18204.4-2013
6.5
溫度
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第1部分:物理因素GB/T18204.1-2013 3.空氣溫度
6.6
氨
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第2部分:化學污染物 GB/T18204.2-2014 第8條 氨
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 HJ/T167-2004 附錄F 室內空氣中氨的測定方法 第3條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
6.7
二氧化碳
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第2部分:化學污染物GB/T18204.2-2014 第4條 二氧化碳
6.8
甲醛
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第2部分:化學污染物GB/T18204.2-2014 第7條 甲醛
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 HJ/T167-2004 附錄H 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測定方法 第4條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
6
公共場所空氣和室內空氣
6.9
可吸入顆粒物
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第2部分:化學污染物 GB/T18204.2-2014 第5條 可吸入顆粒物PM10
室內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衛生標準 撞擊式-稱重法 GB/T 17095-1997
6.1
一氧化碳
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第2部分:化學污染物GB/T18204.2-2014 第3條 一氧化碳
6.11
氣壓
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第1部分:物理因素 GB/T18204.1-2013 第10條 大氣壓(空盒氣壓表法)
6.12
照度
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第1部分:物理因素 GB/T18204.2-2013 第8條 照度(照度計法)
6.13
苯、甲苯、二甲苯
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GB/T18883-2002附錄B 室內空氣中苯的檢驗方法
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 GB50325-2010 附錄F 室內空氣中苯的測定
6.14
總揮發性有機物(TVOC)
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GB/T18883-2002 附錄C 室內空氣中總揮發性有機物(TVOC)的檢驗方法
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 GB 50325-2010附錄G 室內空氣中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TVOC)的測定
6.15
氡
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 HJ/T167-2004 附錄N 室內空氣中氡的測定方法
空氣中氡濃度的閃爍瓶測定方法 GBZ/T155-2002
6.16
采樣
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 HJ/T 167-2004
6.17
二氧化硫
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 HJ/T167-2004 附錄B 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硫的測定方法
環境空氣 甲醛吸收-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 482-2009
6
公共場所空氣和室內空氣
6.18
二氧化氮
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 HJ/T167-2004 附錄C 室內空氣中二氧化氮的測定方法
環境空氣 二氧化氮的測定 Saltzman法 GB/T15435-1995
6.19
苯并(a)芘
室內空氣中苯并(a)芘衛生標準WS/T 182-1999
環境空氣 苯并(a)芘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 GB/T 15439-1995
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 HJ/T167-2004 附錄L 室內空氣中苯并(a)芘的測定方法
6.2
臭氧
環境空氣 臭氧的測定 靛藍二磺酸鈉分光光度法HJ 504-2009
6.21
苯系物
環境空氣 苯系物的測定 活性碳吸附/二硫化碳解-氣相色譜法 HJ 584-2010
6.22
硫化氫
居住區大氣中硫化氫衛生檢驗標準方法 亞甲藍分光光度法 GB11742-1989